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其前身是原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在学校、社会各界和国内外同行的大力支持下,经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学院环境学科先后被确定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2012年,获批“持久性有毒物质的污染预防与控制”创新引智基地;2024年,获批“有毒物质污染预防与控制”创新引智基地。在2022年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位列A档。学院现有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三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科学专业为国家级、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专任教师68人(教授31人、副教授32人、讲师1人、助理教授4人),实验技术系列教师7人(含高工5人、工程师2人),行政管理人员12人。包括光华工程奖获奖者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名,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8名、辽宁省教学名师2名。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大工环境学科通过近40年的探索与积累,逐步形成了以工业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固废处理处置与高值化、化学品风险预测与智能设计、环境智能传感与应急监测、低空气象探测与智慧预报、近海生物资源与污染防控等为代表的学科方向。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水专项课题、973课题、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10项,发表SCI论文28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90余项,20余项专利技术已成功实现工程化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
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聚焦产业污染防治及资源化、新污染物治理等,学院已形成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建立了通过“4+X”年学制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本-硕-博全贯通培养体系,旨在培养具有解决复杂环境问题能力、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在校生835名,本研比例为1:2.76,获得国家及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学院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多所院校建立了研究生与青年学者的联合培养平台。与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的环境事例研究发布会连续举办15年,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韩国延世大学的中日韩环境能源研讨会已连续举办11年。依托引智基地,学院长期与环境领域国际知名学者开展合作与交流。
在各级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怀下,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已成为我国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热诚期盼国内外各界朋友参观指导,热烈欢迎莘莘学子报考,也期待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和朋友们的真诚合作,共同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Copyright© 2019All Rights Reserved.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版权所有 辽ICP备15000288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