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深化廉洁文化建设,引导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5年4月22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污染控制硕博研究生党支部与环境催化与材料工程硕博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组织党员、积极分子赴大连市廉洁文化主题地铁站开展“品廉韵地铁,育清正学子”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以“实学实干、清廉育人”为导向,通过沉浸式教育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青年学子种下一粒“廉洁种子”。

创新形式学廉:地铁站里的“行走的课堂”
活动以“改进学习教育方式”为出发点,打破传统说教模式,将廉洁教育融入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在“廉润滨城”主题地铁站内,师生们通过“历史廉吏典故”“现代清廉典范”“科研诚信警示”三大板块,深入学习包拯、焦裕禄等古今廉洁楷模的感人事迹,剖析学术不端典型案例,感受“清廉”精神的时代内涵。

环境污染控制硕博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朱乐冰表示:“这种‘地铁出行+廉洁随行’的教育模式很新颖,每天通勤的乘客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既做到了务实高效,又实现了廉洁文化‘润物无声’的传播。”

知行合一守廉:青春誓言彰显使命担当
活动坚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原则,简化流程、务求实效。在廉洁主题地铁站厅内,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严守学术规范,杜绝学术不端;坚守廉洁底线,弘扬清风正气;以清正之德铸科研之魂,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廉洁自律融入学术研究、融入日常生活,争做优良学风的践行者、学术生态的建设者。

聚焦科研践廉:支部联学凝聚思想共识
外出后返回学院后,两个支部还开展了“廉洁科研,青春同行”专题研讨。环境催化与材料工程党支部书记李鑫淼结合环境学科特点强调:“科研诚信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正如污染防治需精准施策,科研工作也要以‘清正’为催化剂,确保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硕士研究生党员师浩楠结合课题组杨凤林教授“做学问先学做人”的教诲,反思科研经费使用、成果署名等现实问题,认为此次活动如同“廉洁预演”,帮助青年学子提前筑牢思想防线。支部成员围绕《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就“实验数据真实性”“学术交流廉洁性”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推动廉洁教育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

此次廉洁教育实践活动,既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具体行动。通过创新教育形式、强化问题导向、注重知行合一,引导青年学子在科研起步阶段树立正确价值观,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注入青春动能。
